二维码
  1. A.额骨-frontal bone

    位置:额骨位于颅骨的前部,形成额部和眼眶上缘。

    结构:额骨是单一的骨头,中间有额窦,两侧展开形成眉弓。

    功能:保护脑部,支持面部结构,参与形成眼眶,以保护眼球。

    临床意义:额骨的损伤可能影响视力、面部表情和额窦健康,额窦炎是常见的临床问题。

    额骨的解剖特征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颅脑外科和整形外科领域。

  2. B.眉弓-superciliary arch

    位置:位于额结节下方的骨性隆起,呈凸起状。

    结构:眉弓由眉骨的眶上缘和部分额骨组成,表面有皮肤覆盖。

    功能:眉弓是眉毛的附着部位,对保护眉毛和眼部区域有一定作用。

    临床意义:眉弓的形态和位置在颅面部外科手术和整形手术中具有指导意义。

  3. C.鼻骨-nasal bonc

    位置:鼻骨位于鼻子的上侧部分,左右各有一块,呈长条形。

    结构:鼻骨由两个长方形的骨片组成,上侧的骨片与额骨相连,下侧的骨片与上颌骨相连。鼻骨之间有骨缝,在婴幼儿期存在骨缝,随着年龄增长会融合。

    功能:鼻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持鼻子的形状和保护鼻腔。同时,它还与鼻腔内的其他结构一起参与嗅觉和呼吸功能。

    临床意义:鼻骨骨折、畸形或其他病变可能影响鼻子的外观和功能,如嗅觉、呼吸等。

  4. D.泪骨-lacrimal bone

    位置:泪骨位于眼眶的前部内侧角,介于上颌骨和额骨之间。

    结构:小型、薄片状的骨头,形状类似泪珠,有助于构成泪囊的部分边界。

    功能:参与形成泪液排泄通道的一部分,促进泪液从眼睛流向鼻腔。

    临床意义:泪骨损伤或疾病(如泪囊炎)可影响泪液正常排泄,导致眼部感染或湿润不良。

  5. E.泪囊窝-fossa for lacrimal sac

    位置:泪囊窝位于眼眶的内侧下部,由泪骨和上颌骨的一部分形成。

    结构:是一个小凹陷,用于容纳泪囊。

    功能:支持泪囊,收集眼睛产生的泪液,并将其通过泪道输送到鼻腔。

    临床意义:泪囊窝的异常或泪囊炎可导致泪液排泄障碍,引起泪水溢出或感染,可能需要医疗干预。

  6. F.下颌骨-mandible

    位置:下颌骨位于面部,连接颅骨与颈部,是构成口腔和颞下颌关节的重要骨骼。

    结构:下颌骨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位于口腔前庭的下方,垂直部与颅底相连。下颌骨内有牙槽容纳牙齿。

    功能:下颌骨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言语、表情等动作,同时参与颞下颌关节的运动,维持面部轮廓和口腔的正常形态。

    临床意义:下颌骨的骨折、肿瘤或其他病变可能影响咀嚼、言语、吞咽等正常功能,甚至导致呼吸困难、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7. G.颏孔-mental foramen

    位置:位于下颌骨的侧面,大致在前磨牙区下方。

    结构:是一对位于下颌骨上的孔洞,通常每侧一个。

    功能:为颏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和血管提供通路,参与面部下半部的感觉供应。

    临床意义:在口腔手术和牙科植入术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避免损伤颏神经是关键。

    颏孔的正确识别对于进行牙科治疗和手术、以及避免神经损伤具有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8. H.颞骨-temporal bone

    位置:颞骨位于颅骨两侧,主要构成颞区部分,其内部包含有重要的脑部血管和神经。

    结构:颞骨由鳞部、鼓部、乳突部、茎突和颞颌关节面等多个部分组成,具有较为复杂的解剖结构。

    功能:颞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部,支持听觉系统(如耳蜗等)和维持颞下颌关节的正常运动。

    临床意义:颞骨骨折、肿瘤或其他病变可能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听力及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颅内出血、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9. I.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

    位置:位于眼眶的上缘,通常在额骨和蝶骨之间。

    结构:为眼眶上缘的一个凹槽或缺口,可以在某些人中形成眶上孔。

    功能:为眶上神经和血管提供通路,这些神经和血管负责前额部的感觉和血液供应。

    临床意义:眶上切迹区域的损伤可影响眶上神经,导致前额疼痛、感觉异常或麻木。

    眶上切迹的健康对于维护前额区域的正常感觉和血液供应至关重要。

  10. J.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位置:眶下孔位于眶下缘正下方,呈圆形或卵圆形。

    结构:眶下孔由上颌骨的骨质构成,内有眶下神经和血管通过。

    功能:眶下孔是眶下神经的出口,参与面部感觉和肌肉运动。

    临床意义:眶下孔的形态和位置异常可能导致眶下神经痛等症状。

  11. K.上颌骨-maxilla

    位置:上颌骨位于面部中部,连接鼻腔与口腔,是构成面部轮廓和咀嚼系统的重要部分。

    结构:上颌骨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水平部上方与颅骨相连,下方与下颌骨相接,垂直部则与鼻腔相连。上颌骨内有上牙槽,用于容纳牙齿。

    功能:上颌骨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食物、言语、表情等动作,同时维持面部轮廓和鼻腔的正常形态。

    临床意义:上颌骨的骨折、肿瘤或其他病变可能影响咀嚼、言语、嗅觉等正常功能,甚至导致面部畸形、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12. L.上颞线-supcrior temporal linc

    位置:位于颞骨的上表面,从颧弓上缘延伸至顶骨后缘。

    结构:上颞线由颞骨的上缘和部分颞骨鳞部组成,表面有颞肌附着。

    功能:上颞线是头部的重要骨性结构,对维持面部形态和对称性有一定作用。

    临床意义:上颞线的位置和形态在颅面部外科手术和整形手术中具有指导意义。

  13. M.顶骨-parictal bone

    位置:顶骨位于头部顶部,呈扁平状,左右各有一块。

    结构:顶骨呈圆形或扁平状,具有凸起的骨嵴和凹陷的骨缝。顶骨之间的骨缝在婴幼儿期存在骨缝,随着年龄增长会融合。

    功能:顶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部,并与其他颅骨一起构成颅骨的结构。

    临床意义:顶骨骨折、肿瘤或其他病变可能影响脑部正常功能,导致颅内出血、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14. N.乳突-mastoid process

    位置:位于耳后的骨性突起,是颞骨乳突部的组成部分。

    结构:乳突由多个气房构成,内部充满空气,气房内壁衬有粘膜,并有钙化的乳突小房。

    功能:乳突对声音的传导有一定作用,并具有减轻头部重量和增强头部平衡性的作用。

    临床意义:乳突在乳突根治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15. O.枕骨-occipital bone

    位置:枕骨位于头部的后部,构成颅骨的后部和底部。

    结构:枕骨呈扁平状,中央有一个枕骨大孔,是脑部和脊髓的出口。枕骨内有容纳小脑和延髓的结构。

    功能:枕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部和脊髓,同时为颅骨提供支持和稳定性。

    临床意义:枕骨的骨折、肿瘤或其他病变可能影响脑部和脊髓的正常功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