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1. A.外耳道(软骨部)-external acoustic meafus(cartilaginous part)

    位置:外耳道(软骨部)位于外耳与鼓膜之间,靠近外耳道外侧。

    结构:由软骨和皮肤组成,内侧为骨质部分,外侧为软骨部分,形成S形曲线。

    功能:传导声音至鼓膜,保护内部免受物理伤害和微生物侵袭。

    临床意义:软骨部易受外伤和感染(如外耳道炎),可能导致疼痛、听力下降和分泌物增多。

  2. B.外耳道(骨部)-extenal acousticmeatus (osseous part)

    位置:外耳道(骨部)位于外耳道内侧,接近鼓膜。

    结构:由颞骨的一部分构成,形成外耳道的内侧2/3。

    功能:传导声音至鼓膜,是声波传输的重要通道。

    临床意义:骨部外耳道较不易受到感染,但其狭窄或异常增生(如外耳道骨质增生症)可影响声音传导,导致听力下降。

  3. C.耳廓-auricle

    位置:耳廓位于头部两侧,是外耳的一部分。

    结构:由弹性软骨和皮肤构成,包括耳轮、对耳、耳垂等部分。

    功能:收集和引导声波进入外耳道,对声音进行初步放大和定位。

    临床意义:耳廓畸形(如小耳症)或损伤可以影响声音的收集,且可能需要外科修复。耳廓炎症或感染需及时治疗以避免进一步并发症。

  4. D.鼓膜-eardrum

    位置:位于外耳道末端,分隔外耳和中耳。

    结构:薄而半透明的圆形膜片,由三层组成:外层皮肤、中层纤维组织、内层黏膜。

    功能:振动响应声音波动,将声能转换为机械能,传递给中耳骨。

    临床意义:鼓膜损伤或穿孔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部感染。鼓膜的检查对于诊断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特点强调了鼓膜在听觉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在耳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重要性。

  5. E.乳突-masloid process

    位置:位于耳后的骨性突起,是颞骨乳突部的组成部分。

    结构:乳突由多个气房构成,内部充满空气,气房内壁衬有粘膜,并有钙化的乳突小房。

    功能:乳突对声音的传导有一定作用,并具有减轻头部重量和增强头部平衡性的作用。

    临床意义:乳突在乳突根治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6. F.听小骨-Auditory ossicles

    位置:听小骨位于中耳腔内,连接鼓膜和内耳窗。

    结构: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是人体最小的骨骼。

    功能:将鼓膜振动放大并传递到内耳,是声音传导过程的关键。

    临床意义:听小骨的异常(如硬化症或断裂)可导致导音性听力损失,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7. G.鼓室-tympanic cavity

    位置:鼓室位于外耳道和内耳之间,中耳的一部分。

    结构:空腔结构,内含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连。

    功能:传递声音从鼓膜到内耳,通过听小骨放大声波,咽鼓管调节内外压力平衡。

    临床意义:鼓室炎症(如中耳炎)可导致疼痛、听力下降,长期可影响听力发育,需及时治疗。